字节跳动内网一则通知显示,2月23日13时43分,从医院获知,在抢救41个小时后,吴同学不幸离世。猝死事件再次将大众的视线,聚焦到了互联网大厂员工“拿命换钱”的工作现象。
近年来,猝死的案例越来越多······半个月前,“B站向猝死员工的家属致歉”话题冲上热搜榜第一位。和家属沟通好善后事宜后,B站称,将用最大力度扩招审核人员,降低人均工作压力。
2022年年初,河南55岁医生因劳累过度,猝死在抗疫一线。
去年年末,一高三学生在跑操时突然晕倒,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引发全网热议。据悉,医院检查孩子中度贫血,缺钾,死因是心脏停搏。
“猝死”这个词反复出现在公众视野,刺激人们的神经,让人惋惜的同时也值得警示。
根据2009年11月中国卫生部心血管病防治研究中心发布的信息,我国每年因猝死而丧失生命的人数高达54.5万。几乎每分钟就有一个猝死案例发生。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平素身体健康或貌似健康的患者,在出乎意料的短时间内,因自然疾病而突然死亡即为猝死。就算看起来非常健康,身体强壮的年轻人,也有可能突然发生心脏停止的现象。
猝死为什么会盯上年轻人?到底出现哪些信号我们应该警惕?平时又应如何预防?了解这些,关键时刻能救命!
猝死不是中老年人“专利”
猝死人群按年龄可分为45岁以下的青年和45岁以上的中老年。先天、遗传或基础性疾病是45岁以下青年发病的主因,如肥厚梗阻性心肌病、先天性冠状动脉异常或突发高血压导致动脉瘤破裂等。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越来越多的肥胖、糖尿病、高血压等问题出现在年轻人身上,发生猝死或者心梗的情况也越来越年轻化。据不完全统计,中国每年猝死的发生率约70万左右,45岁以下的青年人比例逐年增加,年龄不再作为发病的绝对诊断依据。
猝死前有哪些信号?如何急救及预防?
猝死就像一个隐形的嗜血杀手潜伏在人们身边,让人防不胜防,但它并不是毫无征兆的。猝死前身体会有哪些症状?
2016年发表在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的一项研究显示,心源性猝死患者中有51%在猝死发生前4周内出现过预警症状,高达93%的患者会在猝死前24小时内重复出现预警症状。
猝死预警的症状有以下几种:
胸痛:胸痛是最常见的预警症状,占所有预警症状的46.3%,如果近期频繁出现胸痛,特别是休息中胸痛,应警惕并及时到医院就诊。
呼吸困难:唿吸困难大约占预警症状的18.1%,如果近期出现毫无原因的唿吸困难,特别是无咳嗽、咳痰,应警惕并给与重视。
心悸或晕厥:约占预警症状的5.6%,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就医。疲乏:身体在极度疲乏的情况下容易情绪失控、引发心脏疾病、血压升高甚至直接猝死的发生,在感觉身体疲累时不要硬撑,注意适当休息。
出冷汗、呕吐:40%的病人于心肌梗死前1-2天出现心绞痛,伴随有出冷汗、恶心、呕吐等症状。
如果发现身体开始出现症状,急救措施有四点:
1. 静。不要慌乱,应该镇静、安静并保持冷静。
2. 卧。如果身体突然不舒服,应该原地休息,不要走动,全身放松,采取舒适的体位。
3. 服药。若患有慢性疾病,应立即服药缓解。
4. 打急救电话。一定要在原地等待,不要自己去医院,很有可能在途中发生室颤。
如何预防猝死得发生
1. 定期体检
通过心脏彩超、颈动脉彩超、冠状动脉CT造影、脑血管CT造影对心脏和血管的结构及功能疾病进行精准筛查,另外,查血检测血糖、血脂、高同型半胱氨酸等心血管病风险因子,查找是否存在心血管疾病及易患因素,及时治疗,排除“不定时炸弹”。
2. 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戒烟、限酒、平衡膳食、避免重口味、控制体重、适当运动,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会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3. 尽量避免诱因
工作压力过大、久坐不动、剧烈运动、大便时太过用力、心情长期抑郁、睡眠不足、大量抽烟、酗酒、纵欲过度、暴饮暴食,会从不同层面引发血压异常、局部血管斑块破裂形成血栓、供血不足、心律异常、心肌缺氧、血管脂质斑块形成,增加猝死的风险。
4. 重视心血管脏器养护
血管是身体的最强命脉,心脏是身体的动力发动机。保护血管和心脏,首先要重视血液净化排毒,清除血管内冗余脂质代谢物,避免血管斑块和血栓形成,彻底排除导致心血管疾病的这颗大雷。
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
目前,治疗心脑血管疾病主要依靠他汀类药物、抗血栓形成药物及手术干预等,其治疗目的是降低血清LDL 水平,对动脉粥样硬化治疗效果均不够理想,尤其缺乏细胞介导的抗炎治疗。需要继续从基因和细胞领域探索新的治疗方法。
间充质干细胞是一种多能干细胞,在体外呈贴壁生长并能高效扩增,具有分化为成骨细胞、软骨细胞和脂肪细胞潜能,且免疫原性较弱,这些特性使得间充质干细胞有着巨大的临床应用潜力。
目前,全球多个干细胞治疗心血管疾病临床研究项目正在开展中,其中绝大多数采用的是间充质干细胞。在clinicaltrials.gov网站上注册的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临床试验有25项,绝大多数处在临床Ⅱ期。在对23项临床研究1148例患者(包括了528例急性心肌梗死和639例缺血性心力衰竭)的干细胞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进行了评估后,结果发现接受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的患者总体左心室射血分数有显著的改善。
干细胞与再生医学是近年来尤为突出的生物医学新领域,具有重大的应用价值,其旨在通过干细胞移植、分化与组织再生,促进机体创伤修复、治疗疾病。 相信在未来的某一天,新兴的再生医学领域一定会给心脏病的治疗带来革命性变化。
图片来自网络
REFERENCE:
1. Libby P , Buring J.E, Badimon L. et al ., et al., Atherosclerosis. Nat Rev Dis Primers. 2019; 5(1): p. 56.
2. Robbins CS, Hilgendorf I, Weber GF, et al. Local proliferation dominates lesional macrophage accumulation in atherosclerosis. Nat Med. 2013;19(9):1166-1172.
3. Libby P, Hansson GK. Inflammation and immunity in diseases of the arterial tree: players and layers. Circ Res. 2015;116(2):307-311.
4. Jaiswal S, Natarajan P, Silver AJ, et al. Clonal Hematopoiesis and Risk of Atherosclerotic Cardiovascular Disease. N Engl J Med. 2017;377(2):111-121
近日,北京市发布《北京市“十四五”时期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规划》 ...
化妆和护肤,是女性永远谈论不完的话题,也是除了衣服以外,女性花钱 ...
什么是干细胞 干细胞是一类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和自 ...
2018年全球化妆品消费国市场份额统计中表明,我国市场份额(12 ...
近日,北京肤本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经过重重筛选,成功入围《国货优品 ...
随着《“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发布,打造“健康中国”上升 ...
卵巢是人类孕育新生命的暖房,然而有一部分女性还在育龄期,就出现卵 ...
干细胞为什么可以治疗疾病? 干细胞抗衰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
私处问题让人苦不堪言现状据世界卫生组织(WHO)调查报告显示,全 ...
随着《“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发布,打造“健 ...
编辑搜图 卵巢早衰发病机制和治疗机制涉 ...
干细胞在人体的生命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病变细胞的修复起着重要的作用 ...
众所周知,重症患者的治疗对挽救患者的生命至关重要。国内探 ...
一种以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为基础的生物医疗材料──(Cell Ban ...
(一)毛发常见证候 1、肝肾阴虚毛发脱落:毛发脱落,腰膝痠 ...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最新调查显示:85% ...
延缓衰老、永葆青春,自古以来就是人类不懈追求的目标。衰老机体中几 ...
脱发是一种常见的且令人困扰的问题,它是由包括基因、激素、外伤和医 ...